预制菜产业受追捧 在疫情之下一夜蹿红-第2页
预制菜产业是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受到资金追捧。尽管行业前景诱人,但当前“痛点”颇多。比如,行业标准缺失,蹭热点现象频现,并呈现“小、乱、散”的竞争格局。今后在政策推动下,预制菜行业发展有望继续向好。
嗅觉敏锐的资本自然不会缺席这场盛宴。2020年和2021年,国内一级市场共发生23起与预制菜相关的投融资事件,珍味小梅园等一批预制菜新贵乘势而起。特别是2021年4月,被称为“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登陆A股,更是在一级市场引发骚动。
在二级市场,预制菜概念股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幅攀升。国联水产、安井食品、得利斯等上市公司纷纷加大预制菜业务布局,海天味业、仲景食品、克明面业等上市公司则跃跃欲试,主营车辆营运及低温物流业务的锦江在线更是不惜跨界布局,2021年推出了预制菜品牌“锦江御味”。
“规模高达4.69万亿元的餐饮行业存在工业化改造的内在需要,而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推动这一进程加快。这是整个消费行业里难得的大赛道、新机会,也是吸引企业、资本和地方政府加速布局预制菜产业的核心原因。”华创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欧阳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不过,热潮翻滚之下,鱼龙混杂。
申万宏源分析师吕昌指出,在多达6.81万家的预制菜企业中,注册资本0-100万元的占54.7%,注册时长在5年以内的占56.6%。“行业新进入者众多,但均处于初期尝试阶段,企业规模较小,行业格局分散,并未出现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