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餐厅经营的好坏 选址占70%-第6页
马路一侧的餐厅人满为患,对面的餐馆冷清清清;同一条街、同一区域内的餐厅生意火爆,但不远处冷清清清;有些餐厅菜品好、服务好、性价比高,也难逃无奈倒闭的结局。
虾baby也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其创始团队发现,商圈内许多餐厅都有大量的闲置时间和空间白白浪费,于是这个品牌抓住契机,与一家面馆共享厨房资源、错峰使用。但随着虾baby的订单越来越多,厨房已无法被共享,虾baby当时只好关掉堂食体验店,专做小龙虾外卖。
这种店中店模式是典型的共享经济,借助共享空间的方式,节省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为品牌增加曝光度、增加销售。
也应看到的是,上述这样的模式也有品类的局限性,如冷饮因为无需依赖厨房而且占地面积小更适合这种店中店模式,而对于堂食类的餐饮品牌来说,共享空间随时有爆仓的风险。“店中店”作为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模式必然有自身优势和问题,当下要做的便是探索解决其问题的方式并利用其优势。
2)、紧贴大品牌开店,以平价策略实现增收
麦肯这样的餐厅开店一定会选择最优的位置,餐企如果盲目跟随、正面交锋,那只有死亡,如若转化思维,或许别有洞天。
前文提到的85度C就紧贴星巴克开店,通过低价策略,成功从星巴克抢来客流,同时增加了品牌的知名度。
还有一些餐厅也紧贴高端餐厅开店,将门店开在商圈外围,同样以平价吸引顾客并主营外带,因此租金减少、收入增加,品牌也打造了出来,可谓是“大丰收”。
因此,“小餐厅选址肯定拼不过大品牌”的言论也就不攻自破,成功的方式千千万,弱者才会停滞不前,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敢于变革者才能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