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去后 餐饮行业真的会迎来报复性增长吗?
就算疫情结束后,餐饮也依旧是原来的餐饮,甚至门槛会变得比以前更高。
世纪初,美国有社会学家发现,在经历过恐怖的911事件后,美国民众不约而同地开始变得喜欢暴饮暴食、热衷于消费奢侈品、变得更加物质主义等等。
当时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作“Mortality Salience”(死亡凸显效应) 。即当人们亲眼目睹了毁灭性的灾害发生,对死亡的焦虑感也会随之上升,为了对抗这种焦虑,人们会想尽办法来寻求可以缓冲死亡恐惧和焦虑的有效方式。
对大众来说,“消费”,就是最简单直接、且有效的方法。
与死亡凸显效应类似的理论,还有“重生日”理论。比如开学第一天有些孩子会收到礼物、新年第一天要穿新衣服、生日那天会大肆庆祝......这些时间点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即可被看作是一个新与旧的界限,人们告别旧事物,迎接新事物之际,自然也会当做是自己重生了一般。因此,人们认为疫情结束第一天,必定也会因为消费者“庆祝”而出现消费狂潮。
疫情过去后 餐饮行业真的会迎来报复性增长吗?
2003年的非典,从2002年12月份的第一个广东病例,到2003年3月北京第一个输入型病例,总共持续了8个月的时间。期间,4-5月最为严重。因为非典死亡率高(致死率11%)的特点,对生活日常用品,也就是快速消费品的打击是非常大的,4、5两个月的快消品消费总额几乎腰斩。
但从6月份开始,消费反弹之后的数字,也就是将将把前两个月的坑填上。从全年拉平来看,还是一条比较平稳的曲线。基本符合消费市场的数字趋势,并没有在大跌之后出现报复性增长。
当时国内电商尚未大肆发展,大家只能去线下超市、仓买、商场去购物,还没有形成网上消费的习惯。彻头彻尾被憋了两个月之后,也就反弹了那么一点。 反观如今,消费者就算足不出户,想要的东西也都几乎能在网上买到(除了口罩、酒精、消毒液)。就连火锅,也能打包外卖全城送达。
就算疫情结束后,餐饮也依旧是原来的餐饮,甚至门槛会变得比以前更高。
未来,当疫情过去,消费者必然将更加担忧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餐饮行业也必须随之而动,拿出自己的诚意来。
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上最大的问题——疫情,但殊不知,疫情带来的后遗症,也是致命的。
另外,疫情导致不仅导致了餐饮行业原材料的涨价,同时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更不用说很多消费者,在年前刚刚经历了一场“消费狂潮”,年后剩下的只有工作和生活的焦虑。大规模的消费反弹,可能会出现在官方宣布的“疫情结束”消息后一个星期,但想借机一跃翻身捞金?当心遭受市场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