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太吉的“死”教给我们什么?
几年前,黄太极煎饼获得了2亿元的融资和12亿元的估值,这听起来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创业故事。不幸的是,商业是最现实、最残酷的战场,所有的虚荣心和繁荣终将消逝。
几年前,黄太极煎饼获得了2亿元的融资和12亿元的估值,这听起来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创业故事。不幸的是,商业是最现实、最残酷的战场,所有的虚荣心和繁荣终将消逝。
2012年7月,定位白领一族的黄太吉,在北京建外SOHO较为偏僻的位置开了第一家“煎饼果子”店,他决定通过自媒体平台来做营销活动在市场上迅速打开知名度。
赫畅正式开始了他的营销之路:老板开奔驰送煎饼、美女老板娘开跑车送煎饼、拉风车队送煎饼……这一系列的话题活动让黄太吉火遍微博、火遍北京城。20平米的小店总是爆满,能吃上黄太吉也成了年轻白领们互相闲聊的谈资,黄太吉声名鹊起。
但他的产品力实在太弱——一个卖20元的煎饼果子经常被吐嘈难吃,还不如路边摊3元的好吃。可想而知,被他一系列花式营销吸引过的人流,大部分都流失了。
商业往往是最现实的数字,煎饼果子并非正餐,一个煎饼卖到20元已经是挑战顾客接受的上限了,再加上无法形成高频消费,流失率高。黄太吉开始寻找新的增长方式——发展多品牌战略。
赫畅做了很多副牌:“从来”饺子馆、川渝风味的“大黄疯”小火锅、主打炖菜的“牛炖先生”、“幸福小冒菜”等等。虽然名字都不一样,但很明显,起名的套路是差不多的,玩法更是大同小异。
短短一年多时间,发展了40多家连锁店。但又是因为产品不过关等原因,这次战略随着2015年6月,大黄蜂小火锅关门,多品牌战略以失败告终。
赫畅又看到了当时崛起的外卖平台,黄太吉转型宣称打造“航母式外卖服务平台”,所谓“航母式”,即黄太吉外卖不仅卖黄太吉煎饼果子,还对第三方品牌产品开放(其他商家),为餐饮企业提供生产、包装和配送服务。
黄太吉外卖从生产端切入市场,在模式上的确有突破之处,也获得资本认可,拿下1.8亿融资。但是诱人的前景能否变成现实,最终不仅是商业模式所能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