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小白接手中餐馆:这六年我经历了太多-第2页
在接手这600个座位的中餐馆之前,她从未接触过餐饮。在经营这家餐馆的六年中,她耍了很多花招,但都以失败告终。看到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仿佛面对万丈深渊。但最后,她发现了问题并使餐厅焕然一新。招牌菜品从最初的每月67份卖到现在的每月1200份。
不但如此我还定了个规矩,餐厅没有折扣,老板过来都要全价买单,这个规矩一直沿用到今天。除了这一条,我还和老板约定两条必须遵守的规定,一是不可以拖欠员工工资,二是不可以拖欠供应商货款。我要用我的诚信获得员工的支持,更要用诚信获得最低的供货价。
酒店开始营业,一切都来的比较平稳,没有火爆热销,也没有冷冷清清,广东人喜欢喝茶,茶市生意还算可以,也就掩盖了饭市的问题。
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发现餐馆存在的问题,除了酒席,散单少得可怜。
碰到好日子的时候天天大小酒席不断还好说,碰到不好的日子(广东人很讲究这个,一年中有半年不合适摆酒,好不容易碰上好日子我们的场地不大接待也有限),一群员工坐那里聊天打发时间。
我逐渐开始坐不住了,我不信散单生意上不去,接下来的五年,我都被这个问题苦苦纠缠,寝食难安。
开业后的一年,我个人都处于冬眠状态,说是冬眠不是因为我的懒惰,而是因为我确实不是本行。
出品我插不上话,我刚说一句就被员工的“你不懂”给呛回来,我确实不懂,我连“花椒”和“花胶”根本不是一种东西都不明白;楼面管理还相对容易点,大部分时间我在酒店四处溜达,却只能挑些“不该对客户不用敬语”的小错。
这个四线小城市里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才从农村进入城市,他们更喜欢吃饭去农庄去大排档,便宜、份量大、自由随意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城市的综合治理还不规范便造就了一群的路边摊,不用交税,不用上保险,使用廉价的食材,都使得这类的店哪怕菜价低我们一半也有钱挣。客人只是喜欢喝茶到酒店,因为大排档不做茶市,而吃饭就算排队也要去那些黑乎乎没空调三根木头两片瓦搭起的简易窝棚,顾客都认为山庄的菜更天然更健康,却全然不知一样是批发市场拿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