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2500亿大商机!高校食堂外卖了解一下
全国有近3,500所全日制高校,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全日制高校在校生共有3,104万人,按照每年在校生活时间270天、每人每日2餐、每餐平均15元计,高校餐饮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
全国有近3,500所全日制高校,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全日制高校在校生共有3,104万人,按照每年在校生活时间270天、每人每日2餐、每餐平均15元计,高校餐饮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
这2,500亿的高校餐饮市场,学生的痛点也很明显。
饭点高峰期,食堂点餐排队、用餐排队都是家常便饭,食堂拥挤不说,本身环境也有待提升。并且部分食堂与教学楼、宿舍有一定的距离,细究下来,用餐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不是很低。
外卖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痛点,再加上“懒人经济”在高校生活中的盛行,外卖在高校餐饮市场的渗透已是大势所趋。
高校餐饮市场需要与其适配的外卖模式——高校食堂外卖
然而,不同于社会餐饮,高校餐饮市场有其鲜明的特性——强管控以及封闭性。
首先,校方对于学校餐饮的安全、质量、价格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是一个强管控的市场,校方尤其是后勤部门对于高校餐饮市场的话语权很强。美团等通用外卖平台的进入,会带来校园人员安全、食品安全等相关问题,从学校角度,对于通用外卖平台在高校的渗透保持谨惕。
其次,高校餐饮是一个封闭市场,校内食堂是绝对的主力。通用外卖平台在学校的渗透,一定程度上会挤压食堂的市场空间,因此从食堂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并不希望通用外卖平台进入校园。
这两点决定了通用外卖平台模式在食堂的渗透率相对有限,数据也支持了这一判断。
根据美团内部数据显示,美团高校的食堂外卖日平均订单量在26万单左右,但美团全国高校日餐饮总订单量约为400万单,说明食堂外卖在美团的外卖市场平均渗透率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从实际需求的角度来看,外卖这一模式又是高校餐饮必然的趋势,因此市面上衍生出一种适配于高校餐饮市场的外卖模式——高校食堂外卖。
其模式是为合作高校的食堂提供线上点餐系统,食堂各档口入驻点餐平台为学生提供外卖服务,并由高校食堂外卖运营方组织统一配送,将食堂外卖运送至宿舍楼下的取餐点。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高校食堂外卖运营方在宿舍楼下设置自提柜,实现扫码投餐以及取餐,防止错拿、丢失、漏撒等现象的发生。这一模式广受学生的欢迎。
高校食堂外卖是为单个高校提供一套校园内的外卖运营服务体系,其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服务于校方和食堂,惠及学生。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高校餐饮外卖市场大体有两类玩家,第一类是通用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是典型代表,第二类是高校食堂外卖运营商,爽提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也是高校食堂外卖自提模式的首创者。
两者的模式截然不同。通用外卖平台通过与食堂档口的合作,吸引其加入平台,并面向学生提供外卖服务,对于食堂和校外餐饮商户,很难做区分。也就是既有食堂向校内外提供餐饮服务,也有校外餐饮进入校园。
如上所述,由于高校餐饮市场强管控和封闭性特点,这种校内外不做区分的模式,既给学校带来管理成本,也不符合食堂的核心利益诉求。
而高校食堂外卖模式则是与学校和食堂站在一起,既帮助校方解决了诸多管理难题,也符合食堂的利益,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外卖服务,因此倍受各大高校的欢迎。
爱分析认为,由于高校餐饮市场确实具备特殊性,因此对这一市场进行差异化、精细化的是有必要的,虽然以美团为代表的通用外卖平台也在渗透高校,但高校食堂外卖模式更符合校方和食堂的利益,存在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