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队王到黯然离场 和民居酒屋撤退真的全因疫情?
2016年,和民计划尽快将中国大陆的店铺数量增加3倍,达到100家。然而,在和民进入中国的第19个年头,官方却宣布全面撤退的消息。
和民是日本知名居酒屋连锁品牌,2001年在香港开出首家海外店,2005年1月正式进入中国大陆,首店在深圳,随后2007年进入上海,深圳、广州、上海、苏州等地均有门店,目前和民在海外8个地区拥有53家店铺。
2016年,和民将店铺经营由直营方式转换为合资加盟方式,计划尽快将中国大陆的店铺数量增加3倍,达到100家!然而,在和民进入中国的第19个年头,官方却宣布全面撤退的消息!
2月5日,和民集团发表声明称: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其在中国的店铺营业时间缩短,来店顾客数量以及销售业绩都呈大幅下降趋势,加之对疫情结束时间无法预估,将在今春前退出中国市场。此次将关闭该集团在中国内地仅剩的11个门店中的7家直营店,其余4家因合约问题无法立即停业。”
以和民的资历,绝对算是老牌餐厅,按理来说应该拥有更高的抵御风险能力,为什么官方却决定全面撤退呢?真的全是疫情的锅么?
19年前,和民来到中国时,去日料餐厅还是一件新鲜事。但是慢慢的,日料馆子在中国遍地开花,在新店林立的时代,餐厅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和民依然保持不变,面对逐渐崛起的青年消费群体,和民主营的居酒屋业务也没有及时调整策略,客流逐渐被市场其他日料店稀释,尤其是近几年,和民经营情况每况愈下,口碑被很多同行餐厅碾压!
2015年,和民的单店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减少10.4%,店铺数量也在慢慢减少!营收报表不好看,和民也在不断挣扎、不断升级改革,没想到却一步错步步错!
和民快速发展时期,在居酒屋的基础业务上不断拓展新的业务线,如建立和民农业子公司、便当制作工厂以发力外卖、医疗服务公司等等。但过多的产品线也拖垮了和民,发展并不顺利,不仅延伸业务频频出问题,门店也不断关闭。
和民想跟上餐饮消费升级的浪潮,把整体菜价提升15%,人均直逼150元,没想到产品板块却没有跟着单价上涨而升级,“性价比太低”“量少钱多”都是老顾客、老粉丝给和民的标签!
不仅如此,为了凸显升级,和民把菜品繁琐化,烹饪过程更加复杂,强调质感。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后厨运营和服务质量却没有跟上,导致上菜速度非常慢。和民想办法自救没毛病,但是提价不提升服务质量和细节,必然让顾客失望。
总体来说,餐厅方向调整不明晰,缺乏对于市场的把握,同时在运营操作过程中也没有做到配套调整,转型失败,最终业绩的下滑也在情理之中。本身就经营不善,业绩年年下滑,从高峰期的42家店慢慢减至11家,最近几年都在陆续关店。再加上突发疫情,全国餐饮都受影响,和民再也无力回天,只能遗憾说再见了!
很多餐饮人说:“死在2月份的公司是早就该死了的,大多数都不是因为疫情活不下去,就是有个台阶下而已。”的确,这一次疫情成为了检验餐厅的“照妖镜”,平时功夫没下到位的餐厅,才会毫无生存能力,不能完全甩锅,疫情可能只是压倒它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