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宁波济南纷纷发放消费券 重点聚焦文旅、餐饮两大项目
最近,消费券火了。江苏南京发放了3.18亿元,浙江宁波发放了1亿元,而济南则推出了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河北、辽宁等地表示将发放消费补贴。
最近,消费券火了。江苏南京发放了3.18亿元,浙江宁波发放了1亿元,而济南则推出了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河北、辽宁等地表示将发放消费补贴。浙江表示,将推出总价达10亿元的文旅消费券和一亿元的文旅消费大红包。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时就提到,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发放消费券简单粗暴,但见效快。尽管各地的消费券名称有异,适用范围也有所差别,但实则大同小异,重点聚焦在文旅、餐饮两大项目。文旅行业繁荣,带来的便是城市餐饮、住宿行业的繁荣。疫情缓解后,市民们势必需要更多的餐饮娱乐活动。发放消费券推动消费,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复苏,有利于稳定就业。
其实发放消费券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我当时还在读初中,印象很深,总共发了100元的消费券,5张消费券每张20元,我拿两张请女同学一起去看了电影,电影票可以1:1抵用,还有三张拿去充了公交卡,公交卡是直接全额抵用。”林岑回忆,拿到学校发放的消费券,就像拿到了额外的新年红包。
2009年1月20日,赶在新春前一周内,与林岑一样,26万中小学生拿到了每人100元的消费券,31万企业退休职工拿到了每人200元的消费券,1.55万持证低保户家庭和困难家庭拿到了每户200元的消费券。
这是杭州市发放的第一批次消费券,其背景在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外贸易活跃的浙江省首当其冲,众多中小型内外贸、出口加工企业大面积倒闭,造成大范围失业,消费信心受创,需求下滑。
多位杭州市民回忆,第一批消费券的使用范围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文化旅游消费,包括持券享受市属电影院、剧院、旅游景点的门票五折优惠;二是社会商品消费,消费券可用于购买本地产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商品,还可以在超市和便利店使用;三是生活服务消费,包括宽带上网、数字电视、市属健身馆场馆一卡通兑换、公交卡充值等消费内容。
最终,大部分消费券流向了生活必需品消费,杭州市市民消费券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市民消费券工作简报》第22期数据显示,第一阶段的市民消费券中,有76.78%流向了联华华商、物美、欧尚等大超市。
2009年3月1日及2009年5月,杭州市发放第二批及第三批消费券共计7亿元,其中,第二批消费券中有2亿元为旅游消费券,第三批共计1亿元消费券全部为旅游消费券。
所谓旅游消费券,是指供目的地为杭州的旅客使用的定向消费券,可用于抵扣在旅游中的各项消费,涵盖了酒店住宿、餐饮、文娱、交通、景点门票等,据多家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最终在消费券回收后,由政府与企业各承担一半的费用。同时,为了增强旅游消费券的吸引力,杭州市还设立了每月一次的100万元抽奖活动,这也促使游客在离开杭州后依然会持续对杭州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