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夹缝求生 蛙来哒:牛蛙不是野味
疫情爆发后,祸乱之源“野味”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主营牛蛙菜品、拥有近200家门店的蛙来哒,也险些遭遇一场灭顶之灾。
疫情爆发后,祸乱之源“野味”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严肃的整治行动,严查野味产业链,与野味相关的餐厅、菜品等统统被叫停。和野味青蛙一字之差的牛蛙,也一度卷入了禁售风波。主营牛蛙菜品、拥有近200家门店的蛙来哒,也险些遭遇一场灭顶之灾。
作为典型的经济型养殖水产品,牛蛙从育苗、养殖到销售整个供应链都非常清晰且成熟,不存在灰色地带,也和“野味”扯不上边。
国内第一批牛蛙是1959年中国政府从古巴引入内地的,定位是经济型养殖水产品。当时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国营养殖场,用小虫子等“活饵”养殖牛蛙,意欲出口创汇。但活饵养殖不稳定,因此一直都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牛蛙的产量也很低。
80年代末,广东省又从美国引入了新的一批牛蛙种,后来借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开始用饲料养殖牛蛙,逐步形成了规模化养殖,但当时产出的牛蛙主要供应出口外销,在国内市场不温不火。
直到2015年,蛙来哒率先将牛蛙打造成一道单品爆品,才真正带动起国内牛蛙品类的热潮。众多品牌跟进后,牛蛙产业链也跟着红火起来,上下游产销两旺。总之,牛蛙作为经济型养殖类水产品,在中国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清楚的文献记载,不存在任何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根本不用担心。
牛蛙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类,符合健康饮食的趋势,而且产业链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产供销打通以后,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产业,牛蛙需要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