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之家20年卖出8百万份酿豆腐 环境全新升级
好客之家这里的酿豆腐成绩骄人,20年间一共卖出了8300000份,好吃是有目共睹的。
在“清苦得以豆腐为生计的年代”里,豆腐还算有点知名度。二十几年过去了,熟人们依然记得他的手势。只做盐卤豆腐,从选豆、浸豆、过滤、煮浆、点卤、成型,步步衔接,时间精确,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做出来的豆腐水润明艳,鲜嫩滑软,端是“匣出方璧,羮飞白云”。
有人形容豆腐是“地里长出来的肉”,可见,“做豆腐”虽是苦差,但“吃豆腐”却是份美差。而在客家人流离迁徙的历史长河中,豆腐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用酿豆腐替代饺子解决乡愁便是创举。
做酿豆腐,在我心中,无人能出其右。寻常人都得用筷子戳洞,用筷子把肉酿进豆腐里,手工慢,极易破。老爸的绝活是,从不用筷子,左手虎口箍紧豆腐,右手戳洞塞肉,因用人手,能精确感受豆腐被肉馅挤压的微妙之处,手速快,鲜少破。酿出来的豆腐饱满鼓涨,白里透红,用小火慢煎两面金黄,转砂锅炖得滚烫,撒一把葱花,香得哈喇子都要流下来了,哎呀,当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豆腐这种清雅之物,看似平常,要做得好吃却非人人拿手。
故在广州吃酿豆腐,总有一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忧伤,要不老到掉渣,要不毫无豆香味……能吃到50%还原度的故乡味,已感激涕零,直到我遇到这家老店——20年卖出8百万份酿豆腐的“好客之家”。
虽是20年老品牌,环境却全新升级,举目宽阔能摆25围台的大厅,蛮符合客家人爱呼朋唤友聚会的好客属性。镂空的石花窗、做旧的瓦屋檐,亲切的客家民居元素处处见。窗前几枝怒放的桃花,便让人衍生“不如归去”的奢念,嗯,“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