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托育”混合经营成热潮 这是一门好生意吗?-第2页
自2018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指导意见、规范标准、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的推动下,托育开始快速发展,0-3岁业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部分头部早教企业开始发力布局托育。
一线各地区的日租约在2-5元/㎡/天,假定模型取中间值3元/㎡/天计算。由于水电物业多与使用面积呈相关关系,因此在租金基础上取20%左右。
折旧摊销主要由固定资产初始投入5年均摊成本组成,主要固定资产包括72万元装修成本以及12万元的教辅教具等配套设施。管理费用是除人力成本和折旧摊销以外的管理费用,如差旅费、会议活动会、绩效奖金等等,按照行业水平10%计算。销售费用主要包含宣传成本以及销售人力成本,假设2个招生专员/月薪6000元+宣传费用3万/月。由于托育多以社区底商店为主,辐射社区范围内的需求,但没有政府补贴,价格没有优势,需要市场人员做一些市场活动进行宣传推广,这是其相较于其他公立幼儿园增加的成本支出,私立幼儿园一般由前台承担招生工作。
税费主要有增值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组成。其中增值税为6%,附加税如城市建设税=增值税*7%、教育附加费=增值税*3%、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税*2%等;企业所得税为25%;印花税为千分之5。
由于早教与托育两种商业模式较为相近,因此我们构建的早教机构单店盈利模型大致与托育中心类似,即以一线城市为例、单店面积600㎡、生师比5:1、房租3元/㎡/天、管理费率10%。主要区别如下:
市场上的早教课时价分布在100~250元/课时之间,选取中间值180元作为课单价。一般早教机构每日课程分为5个课时,同一时间内最多可容纳120名学生(与托育的120个学位假设对应),按一周两课时计算,一年标准课时为96个(2课时/周*4周/月*12月/年=96课时/年)。由于早教业态中学生的流动性较大、没有学期制,因此早教机构满班率普遍低与托育中心,另一方面早教业态还需考虑消课率,头部企业的消课率约70%,以60%来代表良好运营下的普通早教机构成熟期水平。
早教机构不提供餐饮服务,因而不需要雇佣厨师。老师方面由于满班率下调并且老师可以轮班上课,因次教师配置较托育少。
早教机构对招生宣传的需求更强、要求更高,因此增加招生人员至4名,考虑的消课和复购,招生人员还承担一定的类似培训机构学管师的工作。
早教与托育本身是两个业态性质,早教侧重于教育属性,带有素质教育的特性;托育侧重于保育属性,以养育需求为主。海外市场通常以纯托育机构为主,比如光明地平线等,但国内市场由于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倾向于将托育和早教结合在一体完成。再加上托育业务受到政府广泛支持,能够获得额外的税收政策优惠和补贴等,目前市场上也逐步形成“早教+托育”混合经营的业态。
从经营的角度来看,若单一早教业务能够保持60%的消课率和70%的满班率、托育能够形成80%的满班率的情况下,单一业态的坪效也相对良好。但受限于区域消费结构和机构运营能力来看,达到这一水平是非常不容易的。目前市场上分业态的独立品牌较多,收益较好。混合业态也存在一定品牌定位和运营管理上的问题,市场上尚未出现成熟机构。但基于社区店非专业机构的运营考虑,为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将早教和托育混合经营以实现坪效的优化或是可选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