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托育”混合经营成热潮 这是一门好生意吗?
自2018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指导意见、规范标准、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的推动下,托育开始快速发展,0-3岁业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部分头部早教企业开始发力布局托育。
自2018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指导意见、规范标准、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的推动下,托育开始快速发展,0-3岁业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部分头部早教企业开始发力布局托育。
托育的盈利能力到底如何?早教和托育究竟谁的盈利能力更强?混合经营是否能创造收益?2019年8月凯瑞宝贝“爆雷”,本质上是企业盲目扩张、缺乏财务管理下导致的现金流断裂,从而引发了行业对托育&早教盈利能力的再次审视。
托育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早期,一线城市入托率仍不足5%,二三线城市更低,因此基于实际市场情况,以一线城市作为托育机构经营背景,托育中心的单店盈利模型受区域因素、标准学位设计、客单价、生师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们根据合理假设测算得出,以一线城市为例,园区规模600㎡的托育中心为模板(一般取600㎡对应120个学位),客单价5000元/月,在市场较优状况下,即满班率80%,处于成熟期的托育机构年度营业收入500万元左右,税后净利率超过10%。
托育中心由于非刚需问题,通常难以做到100%满班率。托育机构在运营情况良好下一般可保持80%左右的满班率。此外,由于过年过节等情况,托育学员通常并非12月均在校学习,模拟幼儿园情况,收费周期大致在10个月左右。托育市场商圈店一般靠品牌,社区店更多靠占位,如果要达到较高的满班率,位置选择和品牌塑造非常重要,文中提及的成本都是市场公开资源,很难塑造竞争力,实现高满班率。
托育中心的综合生师比一般在5:1,依据2019年10月发布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不同年龄段配备比例不同,考虑托育机构的主流客群在1岁-3岁之间,取综合比例5:1。园区各人员薪酬水平一般为:园长/月薪1万元、保洁/月薪2500元、厨师/月薪4000元、保健医/月薪4000元、老师根据级别月薪在3000-7000元之间。一名班主任(月薪7000元)、一名主教(月薪5000元)与一名助教(月薪3000元)构成一个教师班组,一个班组对应15名学生,学生最多不超过18人。高端托育品牌还会配备外教老师,前期投入及产品定价都相应增加,目前仅就社区点模型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