鮨青寿司 每道都吃得出满满的用心-第2页
鮨青虽然身处人潮涌动的南京东路步行街商场,但藏在商场五楼格外低调。只有一扇稍不注意就会走过的小门作为门头,店铺不大但几次去都是满座。
烤物之后寿司之前,照例是醋物,可以解腻清口,还可以为之后的寿司做开胃铺垫。鳕鱼白籽渍的透但柔和,齿间轻轻一抿,就细腻得融在口中。配上白葡萄酒冻来调节油脂感,平衡感极好。
铺垫许久,这一餐的主角终于重磅登场。对于精通食日料之道的上海饕客来说,肯定知道寿司看似小小一贯,其实藏着不少心血。从寿司醋饭的调味和温度、鱼生的处理,到捏制的手法,全都十分讲究。
每日下午送到的当季新鲜海产,被处理好,整整齐齐的码在寿司台旁的鱼盒里。其中还有一些熟成的鱼类,比着以前是升级了不少。而今日吃什么,老饕探头看一眼鱼盒或许就能猜到一二。
寿司饭讲究刚好和体温相仿,吃寿司则讲究整个吃下,才能感受到米香和鱼鲜的完全融合。像是第六贯的活赤贝,弹牙脆爽,与寿司饭的软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印象深刻。塞满唇齿,咀嚼时尽是乐趣。
七贯寿司上的顺序也很有讲究,不只是从白身到赤身,从淡到浓那么简单。口味、口感、风味间的韵律都非常重要,这些都需要考虑在内。
比如第四贯上了金枪鱼赤身,酱油浸泡去除了血酸,色泽和咸鲜味更为突出,肉质滑嫩细腻。
紧接着赤身的是金枪鱼大腹,肉眼可见的脂肪纹理入口油润馥郁,与前一贯清爽的口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明显能吃出金枪鱼不同部位的风味差别。大腹还用了熟成的方式,肉质更加细腻,风味突出,但成本和损耗都更高,可谓诚意满满。
寿司之间用来清口的姜片,腌渍时大概是用了梅子,吃得出清香爽口的滋味。
寿司过后,还有一份玉子烧,口感水润细腻,虾肉泥的加入,让蛋香的清甜中还带着丝丝的鲜。
小饭是鲑鱼籽配安康鱼肝和虾姑,这个季节,如果幸运还能吃到带黄的虾姑。安康鱼肝细腻,鱼籽的爆破感令人愉快,一勺勺的下肚,与微酸的醋饭很是搭配。
吃完生冷的,得来一碗热腾腾的味噌汤才够舒适,搅匀味噌汤,似乎也成了宣告这一餐结尾的仪式。
甜品是椰奶布丁,奶奶的椰香点缀芒果,清甜爽滑简单美好。不过听闻新菜单会换成抹茶布丁,也让人十分期待。菜单每月会改,一些菜品也会根据食材微调,探店菜品只作为参考,如果你吃到了不一样的,不妨当作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