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方的档口日营业额4000元 脑花面怎么做到的?
39平的小店,后厨12平,前厅紧凑地摆着20个桌位,然后在外面添置了10个临时桌位,供高峰时段应急。“平均月流水在40万—50万之间,坪效高到让同行惊讶!”“基本15分钟就换一拨,从早到晚都有人来吃饭,没断过人流。”脑花面创始人刘凡嘉这样描述着店里的盛况。
39平的小店,后厨12平,前厅紧凑地摆着20个桌位,然后在外面添置了10个临时桌位,供高峰时段应急。“平均月流水在40万—50万之间,坪效高到让同行惊讶!”“基本15分钟就换一拨,从早到晚都有人来吃饭,没断过人流。”脑花面创始人刘凡嘉这样描述着店里的盛况。
因为经营业绩出色,脑花面被同行称为“成都的坪效之王和人效之王”。在跟刘凡嘉独家对话之后,小新发现,其成功并非偶然。
刘凡嘉早年做运输生意,经常往返于重庆成都两地。在得知成渝高铁即将修建的消息后,他开始考虑投身“门槛较低”的餐饮行业。在成都市区,他先开了一家酸辣粉店,想把重庆的特色小吃引进到有相似口味偏好的成都。“没想到本地的肥肠粉店太多,民间基础太深厚。酸辣粉没开多久就关闭了。”首战失败之后,刘凡嘉开始深入成都的大街小巷,了解这个城市的餐饮生态。发现脑花很受欢迎后,他就有了“脑花+小面”的产品创意。
第一家脑花面馆开在热闹的成都春熙路。这是一个仅3平方的档口,外面摆有两张桌子。正是这个简陋的铺位创造出了高达4000元的日营业额。如今,仅“脑花面”这个单品占总销量的60%。
脑花看似黑暗料理,但跟榴莲一样,“有人敬而远之,有人则执迷入骨”。要想抓住这批死忠粉,首先原材不能掉链子。“我们的脑花结合了重庆荣昌特色卤鹅和成都冒菜的制作技术,提前处理脑花,以去除腥味,增加独特卤香。”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异。小面混搭重口味的脑花,本身已有巨大差异。而在小面核心调味——红油上,刘凡嘉更有独到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