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餐降维夹击快餐 真功夫路在何方?
中餐的赛道很大,但公认的扩张难题是难以标准化,而机遇其实也在于标准化。诞生于1990年的真功夫,曾经是最早一批吃上标准化红利的中餐厅。
中餐的赛道很大,但公认的扩张难题是难以标准化,而机遇其实也在于标准化。诞生于1990年的真功夫,曾经是最早一批吃上标准化红利的中餐厅。1995年连续开了两家分店后,创始人蔡达标开始完善从前线到后台各个操作流程的标准。结合麦当劳的运营经验和自身特点,对原料、加工、作业、设备、烹饪、出品……能够标准化的环节、过程、步骤都实现标准化运作,实现“千份快餐一个口味”,并形成9本手册,贯彻到员工日常的培训和考核中去。实现餐厅无需厨师、80秒取餐,第一个攻克了中餐标准化的世界难题。
2000年,吸取麦当劳的经验,企业投资5000万元在长安镇建立了一个能容纳400间餐厅运作的大型后勤中心。2004年将总部搬到了广州,分店已达70余间。“真功夫”一度在数年内都能始终保持着年均55%的增长速度,俨然成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迅速增长的同时真功夫也在不断扩张,一方面发动全国战略,启动华东、华北后勤基地,先后在上海、杭州、宁波、北京设立分公司。从真功夫的官网来看,现在的真功夫除了西藏,在全国大陆的各个省份都插上了自己的旗帜。另一方面在新店选址上,放弃“利润优先”原则,全面实施“品牌优先”原则,总是和洋快餐挨在一起开店,抢占大中城市的商圈制高点,在北上广重点城市的重点商圈都有“真功夫”餐厅进驻。
但品牌升级全面扩张的同时,两大创始人开始内斗水火不容,内斗11年直到一方身陷囹圄。曾经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的真功夫,品牌元气大伤,管理层大幅清洗流失,连锁餐饮界地位下滑。加上租金上涨、新的品类不断涌出,正餐降维夹击快餐,让真功夫的路愈来愈难走。14年的门店是600+店,到2019年,老乡鸡已经开到800多家,真功夫依然是600多家。
2016年,真功夫曾经试图以升级的品牌体验店为自己打开新局面。店内颜色以黄色、黑色、原木色为主,木质座椅被替换成了沙发,店里摆着书架、植物,新店的 logo 底色由红色改成黑色,原本看起来很像李小龙的人物被虚化。原本的柜台式点餐,变成了流水线式的自选,选好之后再在最后的计费处结算。能选的菜品也大幅增加,多出了糯米鸡、甜品、肠粉等十几种产品。
而午餐店内客单价达到了 40 元以上,比普通真功夫 25 元左右的客单价高不少。但似乎收效不佳,点评上屡屡被投诉“价格贵”“服务差”,曾经计划在16年底开出50家店的豪情,也没有了下文。
现在的真功夫掌舵者潘宇海,对于中式快餐的升级方向理解是,消费者有智能便捷、环境时尚和满足个性张扬的需求,“我把这3点叫做个性化,未来的方向肯定是标准化+个性化,这样才能进入到中式快餐3.0时代。85后,90后甚至00后正在成为餐饮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不仅要求更个性化的就餐体验,甚至还倾向选择能够在精神层面拥有共鸣的餐饮品牌。外出就餐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为了果腹,而变成一种融合社交、娱乐、自我宠爱功能的体验,”潘宇海认为,新装修的真功夫门店一改过去消费者的印象,在这里,提供了一个聊天的环境,非常舒适,甚至可以进行商务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