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颜悦色 奶茶界的草根爱豆“铁憨憨”
2013年12月底,茶颜悦色开业了,老板没什么经验,在新店做的第一杯奶茶就“筐瓢”(搞砸)了,放了好多糖。
2013年12月底,天很冷,湖南长沙解放西路的天桥底下,一家奶茶店开业了。这颇有点不合时宜,很少有奶茶店在冬天开业。那时冬天大家只喝一年能卖10亿的香飘飘 。不仅是时机不对,产品也奇怪,装修也不讨好,长沙的文艺青年在网上骂:“搞得花里胡哨。”老板也没什么经验,在新店做的第一杯奶茶就“筐瓢”(搞砸)了,放了好多糖。
但这家店居然活了下去。为什么?老板说,因为地段好,“一个好码头,狗屎都卖钱。”他想把这个店开好,赚钱,买房买车,再搞点加盟,这门生意也就做得差不多了。
但没想到的是,五六年后,这家天桥底下的奶茶店突然走红,一年上了3次微博热搜。外地的顾客过不去,就在闲鱼上找代喝,过把眼瘾。粉丝甚至夸张到在微博上发“万人血书”,求它开出长沙。
开店那年,茶颜悦色的老板吕良34岁。从第一天起,他姿态就放得很低。他告诉顾客,所有人都有一杯鲜茶的永久求偿权。不管是什么时候买的茶,只要觉得不好喝,随时可以在任何一家门店要求重做一杯。一个原因是重视服务,但更重要的理由是——他们经常失误,经常“筐瓢”,服务再不好,别人也就不来了。
几年后,奈雪的投资人、天图资本的潘攀也投资了茶颜悦色。在解释为什么同时投这两个奶茶品牌时,他重点说过:“茶颜悦色有和顾客沟通的能力。”
茶颜悦色的人设太好,这是早年他们自己经营出来的,但是人就有更多面,这些面一旦置于大众目光之下,是否真的经得起审视?吕良不确定。
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是,茶颜悦色想涨价,但不敢。招牌产品幽兰拿铁17元一杯,还是两年前的定价。这些年原料、人力等周边成本都在涨,按道理,价格也是要涨了。但尴尬的是,粉丝对茶颜悦色的设定是个“铁憨憨”(老实人)。吕良担心的是,万一涨了,大家会觉得“你红你就涨”,就脱粉了,于是一直扛,直到现在也没想出解决这件事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