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成为星巴克利润核心 背后是阿里巴巴的助力-第3页
外卖业务所释放的持续红利,正在不断驱动星巴克的稳步前进。
与普通的外送业务不同,由于星巴克聚合了多个入口的业务,因此饿了么为其定制了统一的中台管理模式。一方面,统一的中台管理方式能够统一不同来源的需求,并指派相关的配送人员、路线等等,总体效率优于多平台并行管理的模式;
另一方面,中台管理模式便于星巴克同时向不同的入口输出相同的线上调整策略。比如目前星巴克菜单功能页有972种定制化玩法,中台模式能够让星巴克在及时调整菜单时覆盖到所有入口。
大规模的会员,是饿了么、口碑帮助星巴克实现数字化的另一重点。在星巴克已有的线上会员系统下,饿了么打通了星巴克的会员数据,使得会员在饿了么便能查看相关会员数据,以及使用与星巴克店铺同样的积分功能。
对星巴克而言,与饿了么打通会员数据系统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注册以及使用会员的便捷性显著提升;第二,直接将饿了么的会员和流量转化为星巴克会员;第三,增强用户对星巴克外送业务的教育认知。
如果说中台管理和打通会员是服务于星巴克外送业务的整体效率,那么为星巴克建设线上智慧门店,则可以理解为要加强星巴克品牌力的数字化。除星巴克APP外,天猫、手机淘宝和支付宝等应用都有这种线上门店,以“旗舰店”形式存在于各平台的星巴克门店,无疑能让消费者更接近并更熟悉星巴克的外送业务。
不难看出,饿了么、口碑在为星巴克数字化赋能这条纵线上,核心逻辑是为星巴克打造一个基础的中心化业务平台,然后贯穿星巴克的会员数据,充分将对外卖业务有利的资源整合到这个平台上去,帮助星巴克实现核心数据(会员)的培养和增长。
星巴克的外送业务获得持续增长的两个条件分别是持续且巨大的外部流量,以及针对会员的持续曝光。面对星巴克持久的导流需求,阿里一方面是将手淘、支付宝、天猫等超级流量入口的日常流量赋能星巴克,另一方面是以双11等特殊节日的爆发性流量赋能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