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呷哺呷哺之下 火锅小品牌还有多大生存空间?
火锅行业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像石油、通信、空调、互联网行业一样,进入寡头时代。那面对这样的未来,小品牌们该如何应对呢?
火锅行业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像石油、通信、空调、互联网行业一样,进入寡头时代。那面对这样的未来,小品牌们该如何应对呢?
根据中国饭店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火锅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为12%,那幺2018年中国火锅行业的净利润则约为4000亿*12%=480亿,火锅业前十名中,状元、榜眼分别为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从他们的报表来看,海底捞2018年的税前利润是22.6亿,呷哺呷哺为4.6亿,两家火锅企业的总利润为27.2亿,约占全行业总利润的5.7%。(上周海底捞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6个月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59.3%;净利润9.11亿元,增长41%)
要知道,截止2018年6月,全国火锅店数量约为40万家,海、呷两家共有门店约1400家,只占全国门店数量的0.35%,0.35%的店拥有5.7%的利润,中间相差16.3倍,根据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掌握的数据推算,中国火锅行业CR5(市场前5集中度)有望提升至10-15%,也就是说火锅行业前5名,将占有市场10-15%的市场份额。
互联网行业有这样一个说法——如今互联网公司创业只有两个结局,一是失败,二是被BAT收购。
当然,由于李彦宏的“problem”,现在BAT已经变成了ATJ,但结局还是一样,新企业要么失败,要么被寡头收购。
互联网行业进入寡头时代是从互联网红利基本消失开始,是从消费者电脑和手机端被BAT的程序占满开始,对照来看,火锅行业的寡头时代,意味着要么被“海呷”们干掉,要么被“海呷”们收购,这个时代将在他们反攻上游,占领上游食材入口后到来。
想象一个画面,有一天你心血来潮想开个火锅店,结果发现,从底料到食材,从配套桌椅板凳到收银系统,甚至有可能包括你租的房子以及雇佣的店长、服务员,都是由“海呷”们控股的上游企业提供,想选其它牌子,要么贵得负担不起,要么质量达不到要求,那画面简直太美。
我们查看了海底捞底料生产商家颐海国际的官网,上面有这样一段描述:“按2015年销售价值计,我们是中国最大的中高端火锅底料调味料生产商,占超过30%的市场份额,是第二大市场参与者的三倍之多。根据Frost & Sullivan的资料,按2015年销售价值计,我们亦是中国第二大火锅调味料生产商,占6.8%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