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老字号困局:这家只收现金的餐厅倒闭了-第2页
燕龙餐厅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国营老字号,经历了34年风雨的中餐厅,即将谢幕。
“也许是我的观念有点老吧,我自己都不怎么用微信。”宗春娥说。
不做外卖的原因,则是因为在宗春娥看来,做外卖就会耽误堂食的顾客。
每天餐厅的客流量也都比较稳定,做好到店顾客的生意就够了:“我们经营这么些年,不亏损,也不挣大钱,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生意平平淡淡,但是宗春娥和餐厅的员工如同一家人。
宗春娥今年60岁,10年前就已经到了退休年龄。
坚持到现在,是为了能让餐厅的6个老员工都能顺利退休,餐厅一直开着,也是为了没到退休年龄的员工有个事儿干。
今年,年纪最小的老员工也到了退休年龄,“我们都是三四十年的交情了,现在大家一块退休回家,餐厅也就自然关门了。”
员工的老化,正是燕龙餐厅的闭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与其他餐厅闭店时,经营者心中五味陈杂不同的是,宗春娥谈及闭店,反而显得格外洒脱:“这些年身体不好,关门对我来说是解脱了,终于解脱了。”
餐饮老字号:要么改变自己,要么被人遗忘
从大同酒家执笠,到全聚德股价下跌,再到狗不理包子频频关店.....最近几年,有关于老字号餐饮企业的消息,大多都令人叹惋。
据相关数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至少有16000家老字号,时至今日,不少老字号纷纷破产。
目前,全国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仅剩1129家。
而在这1129家老字号中,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占比只有20%至30%,多数“老字号”经营情况欠佳。
面对着极大的生存压力,不少老字号都在苦苦支撑,甚至有些处于“僵尸”状态,空有品牌,已无商品面市,即将成为“昨日黄花”。
但也有企业不服输不认老,它们有的选择发展年轻化副牌,寻找新的出路:
比如成立于1737年的松鹤楼,面向年轻消费者推出了松鹤楼小馆,以更加新潮的形象以及更加亲民的价格,获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