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师傅鲍才胜:四处奔走打假 连觉都不够睡-第2页
鲍师傅预计今年将在全国开设40家商店。它在武汉和成都的分店从今年3月开始营业。到目前为止,武汉的排队已经持续了3到5个小时。南昌、重庆和深圳的商店也将在今年陆续开业。同时,在北京,鲍师傅将逐步用大商店取代小商店。目前,鲍师傅的团队有近600人。
鲍才胜此言非虚。虽然鲍师傅很赚钱,但一眼看过去,还就是个土生意。
2004年,鲍才胜夫妇来到北京,在中国传媒大学旁边开了一家鲍仔西点屋,出售面包和西点,这是鲍师傅的前身。2005年,开发了鲍师傅的第一个核心产品,肉松小贝。14年来,鲍师傅只开了26家店,其中13家在北京。
鲍师傅一代店是传统夫妻面包店,门道小,几种散装蛋糕简单陈列,面包店前后加工。因为只有一个服务窗口,所以门口往往有十几个人。尽管糕点价格低廉,但有几种糕点,顾客的单价很容易超过30元。此外,考虑到让他们排队至少需要10分钟,客户倾向于购买更多的东西来弥补他们的等待时间。
直到去年进入上海市场后,鲍师傅靠自有资金开起了过百平的大店(上海淮海中路店更是超过了200平),陆续升级了门头。鲍才胜对笔者表示,接下来会重点开一批大店,跟同行进一步拉开距离。
天图方面表示,这笔融资将被用于开大店,拓展外卖市场、自建工厂。至今,鲍师傅的糕点几乎90%都是在店内现制的,未来出于对规模化的考虑,在不影响口感和品质的前提下,将会工厂化地生产部分产品。
自称农村人的鲍才胜对于如何打磨产品、营销以及怎么做一个挣钱的生意,有着野生的强大直觉,以及小生意起家不断跌坑所磨砺出的经验。
20世纪60年代,鲍才胜的父亲从浙江杭州千岛湖移民到江西紫溪县,20世纪80年代末,资溪掀起了一股面包业浪潮。他的父母学会了做面包,并借钱在安徽开了一家面包店。从那以后,鲍才胜一直在帮忙。他记得他母亲40多岁,经常工作到天亮。
1995年,鲍才胜去河南读书,在郑州开了一家面包店,后来做了烘焙原料生意,但由于缺乏经验,他损失了近100万元。于是鲍才胜从头做起,到信阳重开旧业,开了一家面包店。2004年,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来到了北京。
“刚到北京,就想着不能亏本,能站住脚就OK了,开了第一家店就还行,稳住了,然后我们就研发了肉松小贝,我当时感觉这个产品在我店里的销售额能占到将近一半,我就觉得很奇怪。”于是鲍才胜开始做功课,发现台中一个品牌只卖太阳饼,走特色路线,也做成了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