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业绩报告:上半年营收117亿元 净利润增长41%-第4页
昨晚海底捞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上半年新开130家门店,达到593家,6个月营收117亿元。
其他亮点
外卖、底料、奶茶了解一下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外卖业务收入1.88亿元,比去年同期有40.9%的增长。但在整体集团收入占比中却是下降了,从1.8%下降到1.6%。
但调味品及食材销售(主要是底料),从去年同期的0.57亿,涨至1.75亿元。占总收入的0.8%涨至1.5%。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今年4月推出茉莉奶绿、锡兰奶茶等4款奶茶,目前在48个城市部分门店销售,其中北京地区有26家店在售。
海底捞现制饮品的价格均为12元/杯,价格与湊湊的手摇茶、巴奴火锅的鲜榨果汁相比便宜不少,但产品种类有限、包装也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茶饮的定位和未来是否会推出独立的茶饮品牌,目前还不明确。看得出来茶饮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海底捞在探索更多元的发展方向。
上半年,海底捞还在不同区域城市推出了一共187种新菜品。
强者恒强
通过剖析数据,我们会发现,海底捞实际上有非常强大的三把斧。
首先,它打造上下游餐饮产业链,构建了海底捞生态体系。
比如,颐海国际提供火锅底料;蜀海提供火锅食材及仓储服务;蜀韵东方提供装修及翻新服务;微海咨询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及资讯服务。
整合供应链,更有效控制食材质量和供应效率。它不仅仅是一家连锁火锅店,而是扎根于整个火锅产业链的集团。
其次,以高人工成本支撑的门店及员工管理模式。
海底捞采取扁平化管理,制定绩效评估、薪酬激励及培训晋升制度,将员工与公司的利益绑定在一起,调动员工积极性。
对门店的管理采取偏“自治”的管理方式,同一个师门旗下门店形成“抱团小组”,实现资源共享、互相监督。核心考核标准为“顾客满意度”及“员工努力程度”,市场化程度高。
第三,低租金带来经营效率优势。
低房租保障了单店的盈利水平,投资成本回收期短,快速贡献利润。海底捞的预计投入成本回收期平均约为10个月,新店开业一年就能贡献利润,在平稳经营时期的单店ROE(净资产收益率)近100%。
所以说,很多人认为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实际上是保证高品低价的全产业链布局,是高人工成本前提下的组织活力,是低租金下的净利润,这三维一体搭建起来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