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将生意重做一遍了 掘金重庆餐饮的正确姿势是?-第4页
提起重庆餐饮,大多数人会想起火锅,如小天鹅、德庄、刘一手等,这些品牌看似目前势能大不如以前,但它们的发展重点早已跳出了重庆。
重庆在热门单品的火锅方面,一直被打上不够细腻的标签,而有趣的是,周师兄大刀腰片做“重庆本地人更喜欢的火锅”,从大刀腰片切入,一方面大规模做营销推广,另一方面极力与粉丝互动,同时也做好产品的本分,2019年,周师兄成为点评黑珍珠唯一一家上榜的火锅店,而即使上了黑珍珠,这家店的人均也仅在120元左右。
“尘香”也是点评黑珍珠餐厅之一,还一度被认为是“改良川菜”的代表餐厅,尘香从菜品出发做创意性改良和融合,在出品的分量、摆盘等方面都有如粤菜般的细腻。
我们举了一些认知度较高的、与重庆相关的品牌,从它们的发展路径就可看出,正是“重做”二字让这些品牌在市场中极具存活力。大多数品牌如果还是以常规玩法入局或者经营,可能它们早已被淹没在红海市场中,筷玩思维分析认为,重做不是创新,也不是破局,而是找到更适合市场的入局/经营方法。
我们将“重做”拆分开来,“重”指的是思维层面,是系统设计的思考,不仅需要模式创新,还得异于过去来做重构,意在提升品类/品牌竞争力,让品类/品牌在市场中更受欢迎;“做”指的是务实,需要接地气、认真地做执行,意在夯实品类/品牌本身,让品类/品牌能持续被市场认可。
可以肯定重庆市场依然存在巨量的品类机会,但落地还需具备“重做思维”
重做餐饮要找到两个根本:一是实时的市场需求,二是找到并遵循品类发展的本源。
市场需求是动态性的,所以要看的是实时的市场需求,不能是过去的样子,免得过于老套;也不能过于超前,避免产生教育市场的成本,要看竞争,还要看消费需求。
品类本源指的是产品认知与呈现,要基于市场做产品,不是为了创新做产品,而是根据市场和消费认知来调整产品,让产品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