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餐厅业绩双降 港式餐饮在内地水土不服?
作为香港餐饮文化的代表之一,翠华餐厅正面临着口碑下滑和业绩低迷的双重压力。
作为香港餐饮文化的代表之一,翠华餐厅正面临着口碑下滑和业绩低迷的双重压力。
2012年上市成为“茶餐厅第一股”,经营翠华餐厅的翠华控股日前披露,截止2019年3月31日,公司2019财年实现收入17.87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474.1万港元,同比分别下降2.9%和94.1%。其中,年内中国内地整体收入同比2018年度下降1.8%。
媒体统计发现,上市之前,翠华共拥有翠华餐厅26家,现在拥有79家店,增长超2倍,但从2014年开始,翠华控股的业绩便开始一路下滑。业绩却在持续下滑。
就此,《长江商报》记者江楚雅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翠华控股2019年度营收净利双降的业绩,原因是多方面的。
整体来看,内地餐饮业的结构性调整,对翠华带来了外部影响。
同时,香港茶餐厅的运营模式、口味选择等,在新鲜感消退后,对于内地居民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此外,长期以来,中国内地餐饮市场,一直被港资餐饮企业看好,但翠华的双降,亦被解读为这种趋势的放缓。
表面上,价格问题是一个诱发点。
翠华在香港是低单价高翻台率的亲民街边店形象,进驻内地后却摇身一变,走起了中高端路线,店内装潢华丽精致,同样的菜品普遍比香港门店价格要贵上一截。
本质上,港味文化在中国市场的热度不再,这和港片的衰落几乎是一致的。
对于受香港文化影响较重的75-85年代的国内消费者来说,一旦港味接近后,依然和自身的餐饮习惯的格格不入。
尤其是国内消费者口味日益偏重,偏川湘菜系口感,而“糖水”风的港式餐饮似乎很难跟上。
未来的发展趋势。
口味的差异性、地域风味的选择,就餐时点的区别,都是香港餐饮在内地水土不服的原因所在。
要想在内地玩转,还是要针对当地口味进行一些结合性的餐点开发。
就如肯德基、麦当劳和必胜客一直在做的那样。